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是基于国内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为深入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该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共包括3个赛道9个赛项。为使安博电子学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参赛状态,虚拟仿真赛道每年举办一次校赛(单年校赛为常规赛,双年校赛为选拔赛)。
一、大赛主题
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
二、大赛目的
面向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理论实践结合、学科专业交叉、校企协同创新、理工人文融通,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赛事,建设引领世界工程实践教育发展方向的精品工程,构建面向工程实际、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育人平台,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卓越工程技术后备人才,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工程实践与创新教育体系。
三、赛道介绍
虚拟仿真赛道包括:飞行器设计仿真、智能网联汽车设计、工程场景数字化和企业运营仿真4个赛项。
1. 飞行器设计仿真
本赛项为航空救援虚拟仿真系统,以典型航空应急救援虚拟任务场景为载体,包含多种救援航空器和不同类型的救援任务目标,用户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分组协作来完成救援任务,最终完成任务时系统会自动生成评分报告。
协同对抗虚拟仿真系统,基于假想的典型红蓝双方对抗虚拟任务场景,完成“人-机”对抗任务。用户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在系统提供的基准机型基础上,完成对所选机型的主要性能指标、武器装备、机载设备等的设计与选用,并基于已构建的机型执行任务。
2. 智能网联汽车设计
智能网联汽车设计赛项面向行业前沿和产业发展,贴合产业实际。赛题设计和评价体系参照《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管理办法》( 2017年12月15日),赛题选自《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与方法》中所规定的测试场景。初赛赛题聚焦自动驾驶决策与控制算法,国赛部分赛题包含传感器信息处理,暂不涉及网络通信等方面内容。
3. 工程场景数字化
本赛项重点围绕“两化融合”、“数字工匠”、“通专融合”,落实新工科建设与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以“数字经济”下的工程素养与文化相融为发展宗旨,为高校大学生打造工程实践与创新型互动媒体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展示数字媒体形态下的工程创新能力,传播工程知识,普及先进技术,促进人才发展。本赛道重点考察学生制作与工程相关的虚拟仿真游戏的数字媒体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虚拟工程开发实践能力,及创意及其深度、美术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以工程为主题,以具有游戏性的数字化交互方式为载体,自主设计并开发一套可供人体验的产品,类型不限,开发平台不限。鼓励具有想象力、写实性、前瞻性、独创性、新颖性的跨领域、跨学科作品。具有软件开发、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等数字化领域专业背景的学生与工程领域背景学生交叉融合组队会更有优势。
4. 企业运营仿真赛项
时代发展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具有更强的数字化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跨界合作能力,能够通过数字经济全面赋能企业运营与服务创新,以此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发展。
企业运营仿真赛项的竞赛目的:重点围绕“数字经济”、“工业制造”、“商工结合”等主题内容,以“新工科”和“新文科”建设为引领,突出多学科交叉协同与创新创造,强调数字化运营与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企业数字化运营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参赛对象
参赛选手须为安博电子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报名参赛以队伍为单位,每队由1至3名符合条件的队员组成,每名学生只能参加一个赛项,鼓励跨专业组队,每支团队可聘请指导教师1名。
五、参赛方式
飞行器设计仿真、智能网联汽车设计及企业运营仿真赛道需在官方平台完成比赛。
六、赛程安排
1.参赛报名:所有参赛队队长须在2025年6月12日前扫码进入QQ群1047129559进行报名。
2.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选拔赛和全国决赛三级赛制(常规赛季只有校赛)。
3.2025年常规赛暂定于6月中旬进行,具体时间地点请及时关注赛事QQ群内通知。
七、奖项设置
校内常规赛/选拔赛奖项设置:每赛项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获奖比例依据参赛人数分别为10%、20%和30%,总获奖比例不超过该赛项参赛队伍的60%。
八、其他
竞赛相关通知、文件及各赛项详情见大赛官网https://gcxl.edu.cn。
联系人:陈老师 13930009737
马老师 17532560218
教务处
建筑与艺术学院
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
2025年6月5日